我不想向你隱瞞,當我要指正別人或作些會引起痛苦的決定,我事前、當中、事後都很難過,雖然我非感情用事的人,但我一想到只有動物才不哭,我就釋然了,我們做天主子女的,必要哭泣,如你認真忠誠地盡責,你必有受苦的時刻。勿忘以不傷人作藉口,不惜代價逃避痛苦,是較舒服的事(雖然這是錯的)。因指正嚴重過犯並不好受,猶豫通常隱藏著羞恥的逃避,不想自己難受。孩子,地獄中多得是閉口不言的人呢! 你們中有當醫生的,原諒我作醫學上的假設,我的比喻可能不夠科學化,但在靈修上仍有效。要治癒傷口,首先要把它洗淨,包括傷口的四周,外科醫生知道洗傷口會很痛,但不洗更糟,洗完要塗消毒劑,會「刺痛」病人,但只有這樣,傷口才不會發炎。 傷口雖小,但這些程序保障身體健康。當一個人生命中樞的靈魂的健康出現危機,那洗滌、剪除、刮削、消毒、疼痛,都不是必須的嗎?審慎要求我們作這樣的處理而不是逃避,因逃避是不關心,甚至是違反公正及堅毅的。 一個在天主及人眼中真誠做事的人需要所有的美德,至少潛在地擁有它們。如果你問我:神父,那麼我們的軟弱怎麼辦?我會回答:「難道生病的醫生,甚至是慢性病,不可醫人嗎?他的病使他不能處方嗎?當然不,只要有醫學知識,又能應用,並以對己的關心對人,便能治人。」